自2004年以來,無論是受邀到各大學、NGO、扶輪社、甚至高中演講,我的主題大多跟國際志工、公益旅行、服務學習、生命教育相關。負責邀約的同學原本希望我來談談關於「參與社團&自我肯定」這方面,然而,得知這次研習的對象既然是各社團的社長、重要負責人、各系學會總副幹,我想,如果參與者都已經是幹部級的,大概對於參與社團的意義以及透過擔任幹部自我肯定,已經無庸置疑,真正需要吸收加入社團並且透過參與社團以加強自我肯定意識的人,並不會出現在這次的研習會場,而這些人到底需要些什麼?到底是不是目前既有的大學社團可以吸收得來的?吸收進來了,能不能留得住人?這些問題恐怕更為重要。
依據我這些年來,跟各大學的接觸,我傾向聊聊:
為什麼大學內的社團,好像越來越招募不到人(人才)?
即使招到了社員,也不容易留得住,或者願意付出?
或者,即使某一屆學長、姊有了好的經營成績,也未必保證能累積到下面幾屆。
一些老牌的社團,能夠長久存在的利基是什麼?
一些新興的社團,感覺比較炫的,就真的都沒問題嗎?
如果不想被大學階段的社團所框限,希望可以延續大學階段累積的成果,
目前可能有哪些突破性的作法?
或者,大學階段的社團,就真的是讓大學生「練習」、「演練」用的,看清楚這個事實就好,也不用太過傷感?
以下,先從幾種不同的案例談起。
【案例一:跨校性的學生藝文社團】
我高三那年,1987年,台灣社會解嚴,我在1988年進入政大就讀,當時參加了兩個社團:國醫社和德文社,前者目前還健在,後者不知何時已陣亡了。這兩個社團我大概只在大一上繳了社費,有一搭沒一搭地上了幾次課,應該還不到大一下,就不了了之啦!
但其實,從高一下,1985年,還是中山女高的學生,我就在校外參加社團,那時台灣社會尚未解嚴,社會上的NGO類別還不多,學生能參加的社團也很有限,許多後來在台灣社會很重要或很有名的NGO,要不是還沒創立、就是剛剛才要嶄露頭角,我參與的是建中和中山校友創立的合唱團,這個團體從1978年成立,一直運作三十年,大概前些年才停擺。這個我從高一就參與的業餘合唱團,除了高三和大學重考那年沒參與,我持續參加直到大學畢業,期間還被兩個更具專業名聲的合唱團挖角或去當槍手,也就是說,我在大學時代最多曾同時參加三個合唱團,能到國家音樂廳、國家戲劇院演出、以及出國表演、出CD,都是跨團的重要誘因。
目前在大學裡,同時參加很多社團,是普通的事,只要自己時間軋得過來,也認真參與,沒有太大問題,但在我那個年代,同時參加三個社團,是會有點罪惡感的,覺得自己好像沒那麼忠誠,覺得自己好像有點移情別戀。
我一開始就知道,自己沒那麼鍾情於音樂,透過合唱團,讓我和一些精彩的生命相遇,才是參與社團的主因。這個團體雖然最早是由建中和中山的一群高三生創立,然而當我參與時,已經創立七年,參與者從高一生到研究所碩士生,在當兵、準備出國或已出國者皆有之,我在那邊,除了中山校友,也遇到了北一女、建中、景美、成功、台大、政大、清大、中興、師大、中央、輔大、淡江、文化、東吳…差不多新竹以北的大學,台北前三志願的高中,都在此匯聚一堂。音樂是大家的共同愛好,但透過音樂延伸出去的,就不只是音樂而已。
我常想,如果更早解嚴一些,台灣的社會有更多的NGO可供選擇,合唱團恐怕無論如何不會是我當年的首選。但是話說回來,音樂做為一個超然而純粹的元素,足以匯集不同專業的各路人馬,而不相衝突。倘若當年參與的社團議題太明確,譬如環保、譬如性別、譬如人權、譬如多元族群與文化,因為議題的明確性,讓人不大可能只是因為情感的因素,或對於某種純粹的東西的共同喜愛,便留在團體裡,當參與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或是最關切的議題不得伸張,便能夠斷然離去。
但即使是這樣一個跨高中、大學、跨校的立案社團,在運作了三十年之後,還是黯然退出了舞台。這期間也曾經有人想透過成立基金會募集資金讓這個團體坐大穩固、當年創團的指導老師也從美國歸來擔任常駐音樂總監、甚至還買了鋼琴、有固定的場地不再像吉普賽人般流離,但這些,都依然不敵整體大環境的改變。各式校外合唱團越來越多了,其中也有半職業性的團體,優質的歌手自己跳出去組成重唱團,有些團常常可以出國表演或比賽,越來越多人不是參加一個合唱團,而是看這一季的演出曲目喜不喜歡,喜歡就來唱一季,唱完就不帶情感地消失,直到有吸睛的曲目才會再度出現。而負責整個團務的幹部都是義務職的,都還有自己的本業或學業。當然,在過去的十多年間,流行音樂、地下樂團、歌唱大賽、歌舞劇,似乎又比單純的古典合唱更加吸引人。
【案例二:龐大的社會組織 救國團】
今年四月底,我應邀到救國團(註1)總部授課,授課對象來自不同大學,也有人特地從台南北上,他們經過長期培訓,未來將成為活動帶領人。
在過去長達數十年的時間,救國團提供了高中、大專青年各類自強活動、戰鬥營,幾乎是寒暑假的必要選項,在台灣幾個重要景點包括離島,也有救國團專屬的青年活動中心;另外一個義務張老師(註2)培訓系統,則是一個提供人自我認識、自我成長而後能夠助人的培訓機制。像救國團這樣一個組織龐大的、黨國色彩濃厚、財力雄厚的團體,且不說它是否沒落,但它在逐步脫離官方色彩,朝向民營化、可持續經營,是不爭的事實。
當天我自定的講題是「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」,主要是以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,創辦窮人銀行的尤努司博士的事跡,以及我在這幾年所見,透過參與海外志工服務,進而自我肯定並投入國際工作的案例。
演講結束,一位研究生也是主辦活動的幹部陪我到公車站,他目前仍義務擔任其母校某服務性社團的顧問。他提出了他的困惑:目前傳統的服務性社團,似乎不敵近幾年來興起的海外服務社團,即使招到了社員,頂多也就是大二、大三投入,像他這樣到了研究生,還願意力挺學弟妹的,簡直是鳳毛麟角,難道傳統社團,就真的窮途末路了嗎?
我回應他,那麼,你以為現在很夯的這些國際志工社團,就都運作得很好嗎?我舉幾個常去演講授課的知名國立大學為例,許多人只是為了爭取出國的資歷與機會,有些更誇張的是出去了之後,才知道是要去服務並不是要去玩的;有些社團出國前爭取了很多贊助經費,社員幾乎可以免費出國,但回國後就閃人,連要辦成果展或撰寫結案報告,都完全找不到人影;有些國立大學在面臨轉型,也不是教育部重點補助發展的對象,能夠堤供給學生社團的資源很少,補助出國的經費根本不用想;有些大學大一新生就可以參加甄選出國當志工,而這些熱中出國的人,目標完全不在社團參與,下一步可能就是申請交換學生,或到國外實習,恐怕他們對社團的參與就只有一次出國,而不是大二、大三的後續投入。
我安慰這位研究生,起碼會來參與這個服務性社團的人,還有些助人的意願與特質,雖然人少,但「不對」的人看來也不多。
然而,回過頭來,我們也必須認真面對大學社團的本質與客觀的限制,才有可能在務實的狀況下,做出較理想的經營。
【案例三:社區大學的學員自主社團】
1998年九月,全台灣第一個文山社區大學在木柵國中成立,這是一個提供成年人終身學習的場所,它跟傳統大學最大的不同在於,只要學員不想畢業,只要還有他感興趣的課程繼續開設,他就真的可以一直讀下去,至死方休。社大成立的次年,1999年三月,我跟我的同學們醞釀要成立第一個學員自主社團。當時大家討論的重點在於:要直接成立一個向政府主管機關正式登記立案的社團?或者在社大成立一個校內社團,輕鬆一點就好?
社區大學的學員雖然滿18歲即能就讀,此外別無限制,然而絕大多數的成員是30~60歲年齡層的人,大家有社會經驗、經濟能力,有的也玩過不少社團,因此,大家既然想搞社團,自然就是玩真的,跟大學時代參與社團的青澀,不可同日而語。
目前文山社區大學有25個學員自主社團,其中立案超過十年仍在運作的,有12個。社區大學裡頭,有更多學員因為不想有壓力,只想與同好聚在一起但不正式成立社團的團體更多,通常是屬於遊山玩水、休閒類的,往往也能聚在一起五年、十年而不離散。
這些成人學生因為學業、事業、家庭、生涯發展都已經有一定的穩定狀態,參與社團有很大的因素是與同好相聚,因此無論立案、未立案的社團皆無妨,而一旦社長獲得人心,往往會一再連任,而這些社會人士,也運用他們過去在職場上、在社會運作得宜的組織經營之道,來運作社大的社團,通常也都能獲得社員的支持。
【一起來聊聊政大社團的現況與發展條件】
政大校內社團共分六大類,只有「學生自治團體」(也就是各系學會)沒有任何停社情況,其它五個類別的社團都有停社(註3)的狀況,目前仍有177個社團持續運作(註4)。以下資料係從政大社團網頁下載編輯(2011/9/16資料)。
社團總數 持續運作 停社 停社比例
學術性社團 62 34 28 45%
聯誼性社團 46 27 19 41%
服務性社團 24 16 8 33%
藝術性社團 39 31 8 20%
體適能性社團 32 30 2 3%
學生自治團體 39 39 0 0
以下,有幾個問題要對在座的大家提出:
◎參加學校內的社團,有何誘因?有哪些吸引人加入之處?
◎哪些管道是吸收社員(或者,你本人藉由何種方式入社)的有效方式?
◎你同意以下大學生參加社團的階段嗎?
1.大一入社
2.大二接幹部
3.大三當顧問(有人已經要準備研究所,或者去當交換學生了)
4.大四退休,忙著考研究所或積極準備出國
如果是這樣,那大學社團還有什可能?因為最佳賞味期就是大二,頂多只到大三。
◎在校內眾社團林立的情況下,有什麼辦法可以搶得先機,吸引更多優秀大一新鮮人的焦點?有可能從高中生推甄生下手嗎?
◎政大既有的社團之中,是否有屬性過於相近的社團?這類社團有合作的可能嗎?
◎你認為參與社團若不擔任幹部,能得到很大的學習嗎?只是一般的社
員,會忠誠地繼續參與社團嗎?
◎如果你的時間有限,若有校外的NGO到校園內吸收成員,你會選擇參
與校外NGO嗎?還是你會選擇參加校內的社團?
◎如果校內既有的社團你都沒興趣,你也不想去校外參加社團,你會自行創立社團嗎?你會考慮到社團後續經營的問題嗎?或是志在創立比較重要?
◎如果你已經參加宗教性的社團,你還會參與其它社團嗎?
◎興趣廣泛,許多社團都想參加,你認為同時參加幾個社團是可以負擔的?或者,你用什麼方式在不同階段參與社團?
◎宅男宅女增多,是否也不利於社團招生?
以下提供兩個案例,做為大學生試圖延續學生時代社團成果的作法:
(一)中原大學學生,在學期間即由指導老師結合跨國、跨領域社會人士,於2007年共同成立「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學習協會」,http://www.yestaiwan.org/team.htm,此協會成立後,招收的對象不限於中原大學學生,擴及至全國各大專院校。目前協會的執行長即是當年的國際志工社團幹部。
(二)由台大學生發起的[development讀書會],最初的發起人今年初已到瑞士留學,以曾經到泰國、緬甸服務的台大學生為班底,在服務過後不願曲終人散,遂以[development讀書會]為主軸,一開始為每週日一次主題讀書會,目前已改為每兩週一次,參與對象也不限台大學生,也有目前NGO從事國際工作的人員,甚至知名國際NGO顧問,以及各行各業人士,主要參與者年齡層在30歲以下為多,累積的名單已有八十筆,主要依主題不定期參與。目前以共同研討為主,尚不知未來能否開展出其它事項。近期訂在大學開學的第二週,將會對台北地區大學生發佈消息招生,希望持續有學弟妹,ㄧ起來參與這樣的討論學習,最近的一次聚會是9/25,是個分享party,分享讀書會成員暑假各自出隊或工作的經驗。
以下有幾點,請大家務必要清楚:
*大學生向來是宗教團體的目標對象
*大學生也是政治團體的目標對象
*大學生、研究生,也是教授們喜歡延攬的對象
*大學生是各類NGO吸收志工的潛在對象
*大學生在二十多年前,就曾經是直銷吸收的對象
*扶輪社的扶青團,所吸收的成員年紀在18~28歲,可說包括整個大學、碩、博士階段
最後一道問題,請大家一起來想想,對於上述的這些團體、個人而言,
大學生何以如此搶手?
一個大學生究竟如何做出適切的選擇呢?
http://indepandantngoworker.blogspot.com/2011/09/blog-post_25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